按照教育部统一规划,《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义务教育历史修订教材于今年秋期投入使用。我市绝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是义务教育川教版历史教材。为帮助我市历史教研员和一线历史教师全面理解、深入领会课标的基本理念及主要变化,准确把握历史新教材(川教版)的编写思想、内容体系和特点,更好地使用教材教学,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市教委领导下,得到四川教育出版社和重庆市巴蜀中学大力支持,于2016年9月3日-4日,成功举办了“重庆市义务教育历史新课标、新教材(川教版)培训会”。来自我市的近1200名历史教研员、历史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在渝的12位义务教育历史教材(川教版)编写专家、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3位课程论专家全程参加了培训会。
9月3日上午8:30,来自各区县的参培老师已全部报到。培训开幕式正式开始。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常明研究员,重庆市巴蜀中学副校长、博士刘雅林研究员,此次为参培教师授课的义务教育历史教材(川教版)主编、重庆市教科院正高二级教授龚奇柱先生,重庆市教科院研究员、教材编者项军女士,重庆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教材编者赵昆生先生和进行录像展示课点评的重庆市教科院高级教师、历史教研员黄开红先生在主席台就座。
刘雅林副校长代表巴蜀中学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表示作为此次培训会的承办单位,巴蜀中学热情欢迎各位专家、老师莅临指导并作好培训期间的一切保障、服务工作。
他还介绍了巴蜀中学一直以来坚持落实教学改革的优良传统和巴蜀中学历史教研室的基本情况,并希望各位老师能在此次培训会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也希望此次培训会能成为重庆市初中历史教育的一个新起点。
重庆市教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李常明研究员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处于深化时期。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思想品德、历史承担着重要而特殊的任务。此次新编川教版历史教材适应深化改革的需要,是我国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李院长还回顾了龚奇柱先生主编的历史教材自1989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和2003年以来课标川教版历史实验教材在全国部分省市和重庆地区使用的情况,对川教版历史教材多年来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给予了充分肯定,

开幕式结束的后,义务教育历史教材(川教版)主编龚奇柱先生先后为与会老师们作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解读》、《义务教育历史教材(川教版)修订说明及使用建议》的报告。在报告中,龚主编着重介绍了《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变化及内容特点,义务教育历史教材(川教版)的内容变化、编排变化、编写思想、教学资源和使用建议,在编写思想中,着重强调依据历史学科特点,强化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体现正确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将丰富的德育内容融入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一百七十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多年的发展史的叙述和评价之中,非常注重融入国家主权意识特别是海洋主权意识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使用建议中,龚主编特别强调

3日下午至4日上午,作为教材编者的重庆师范大学赵昆生教授、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项军研究员先后做了义务教育历史教材(川教版)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解读及教学建议的报告。在报告中,两位专家均首先对本册教科书进行了总体介绍,然后依次对每一课按课标要求、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疑难知识、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仔细的讲解,特别是对教师们如何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了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指导。同时,他们都强调了老师们在教学中要不断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课程资源,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深化历史教学改革作出贡献。